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方便查找

分析与文书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台账
Author

重症医学科三区

Published

December 23, 2024

1 帮扶

请于10月12日上午下班前交党办杨明鑫OA,并附上相关照片、记录等佐证材料)

1.1 相关文件

1.2 帮扶人

陈哲林副院长

1.3 时间

2023-09-06

1.4 现场照片

帮扶会议现场

1.5 帮扶措施

  • 分析2023年1-7月重症医学科三区运营情况:包括业务收入情况、成本、结余、业务效率以及2023年1-7月DRGS病种分析。
  • 分析问题及提出改进措施,科室应着重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控制成本,优化病种结构和加强病人来源管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收入:科室应继续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并优化检查化验收入。
  2. 成本:科室应控制人员经费、药品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的增长,合理分配资源。
  3. 结余:科室应注意成本控制,避免成本增长超过收入。
  4. 病种:科室应分析病种结构,发展优势病种,优化诊疗流程,降低时间和费用指数的高病种。
  5. 病人来源: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增加病人来源;加强医联体作用,提高重症转诊率。

1.6 取得成效

1.6.1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科室 2022年9月 2023年9月 增减额 增减率
重症医学科三区 192.21 209.3 17.09 8.89%

1.6.2 收入结构得到优化

1.6.2.1 医疗服务收入增加

项目 2022年9月 2023年9月 增减额 增减率
41 医疗服务收入 897016.1 1056586 159569.8 17.8%

1.6.2.2 药费下降

项目 2022年9月 2023年9月 增减额 增减率
45 药品收入 1311754 1228482 -83272.04 -6.3%

2 2023年前三季度国考不达标指标整改报告

2.1 通知

根据绩效考核工作要求,今年1-9月临床科室国考指标数据已OA发给各科科主任和绩效员,请针对1-9月不达标的指标写份整改报告,于11月8日(下周三)前完成整改报告,经科室主任审阅后发回绩效办李伟浩OA,谢谢。

2.2 2023年1-9月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表 1— 重症医学科2023年1-9月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22年完成值 2023年目标值 2023年1-9月完成值 2023年1-9月离目标值差距 是否达标
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24.2% 28.2% 25.1% 3.1%
住院次均费用(元) 158124 150218 157312 -7094
需获科研经费(万元) NA 30 19 10
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元) NA 12 59 -46
高值耗材占比 NA 10.8% 6.6% 4.2%
卫生材料占比 NA 13.7% 13.8% -0.1%

2.3 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2.3.1 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2.3.1.1 不达标原因分析

  1. 医保政策调整:医保政策调整导致医疗服务的价格下降,医保报销比例的调整、医保支付标准的变化等导致医疗服务的收入。
  2. 耗材成本增加:新技术的应用和疫情需要涉及到新设备的购置成本和耗材使用增加。
  3. 患者付费能力下降:经济形势影响能导致部分患者的付费能力下降,拒绝接受部分医疗服务,导致收入减少。

2.3.1.2 改进措施及成效

科室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特色科室等方式来应对收入下降,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9月份为例:

  1. 医疗服务性收入的各个构成部分均同比增长。见 图 1
图 1— 除床位收入等因医保收费政策调整下降以外,其余项目均为增长。
  1.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步增长。见 图 2
图 2— 10月份的医疗服务占比为29.4%,保持该趋势年底有望完成目标。

2.3.2 次均住院费用

2.3.2.1 不达标原因分析

  1. 重症病情和治疗复杂性:住院患者,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患者患有较严重的疾病,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更复杂的治疗方案,住院时间更长,这会导致住院次均费用的增加。
  2. 新技术治疗和设备使用:一些疾病需要应用新技术治疗或使用较贵的医疗设备和耗材,例如人工肝、PICCO等,这会提高住院治疗的成本。
  3. 药费支出增加:疫情期间外院转入病人多,且病情重,抢救病人多,导致药物费用增加。特别是抢救药物的使用量大增,其中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垂体后叶素等升压药物成为费用消耗排名靠前的药物。住院时间长,抗生素的使用量增加,导致泛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升高。多粘菌素等抗生素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进一步推高了药物费用。
  4. 耗材支出增加:疫情期间缓冲病房的耗材费用也计入了我室的费用统计,导致耗材支出占比上升。ICU患者需要频繁的病情监测,床旁检测所需的耗材增加,也对费用消耗造成了影响。
  5. 分子包括了转科病人收入,分母没有包括转科病人数,导致次均住院费用增加,见 表 2

2.3.2.2 次均住院费用统计口径问题

表 2— 不同统计口径对次均费用的影响。
月份 收入 出院人数 转科人数 转科和出院人数 次均费用-按出院人数计 次均费用-按出院和转科人数计
2023年01月 6372108 35 23 58 182060.2 109863.93
2023年02月 5712497 31 23 54 184274.1 105786.98
2023年03月 4357051 31 27 58 140550.0 75121.57
2023年04月 4103667 30 30 60 136788.9 68394.45
2023年05月 4112271 25 36 61 164490.8 67414.28
2023年06月 5176518 21 29 50 246500.9 103530.36
2023年07月 5390229 35 33 68 154006.5 79268.07
2023年08月 3762158 25 26 51 150486.3 73767.80
2023年09月 4117178 29 36 65 141971.7 63341.20

2.3.2.3 改进措施及成效

  1. 合理用药:建立药物使用评审制度,避免过度使用特殊药物,控制药物费用支出。
  2. 加强感染控制: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减少抗生素使用。
  3. 精细管理耗材:合理安排库存,推广高性价比的耗材,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4. 提高监测技术操作水平:为护士和医护人员提供专业培训,确保准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资源浪费。
  5. 推行综合康复管理:加强ICU康复管理,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耗材使用。
  6. 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7. 运用Drgs系统分析病种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病种,优化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2023年下半年前4月人均住院费用呈逐步下降趋势,见 图 3

图 3— 2023年第3季度次均住院费用逐步下降

2.3.3 需获科研经费

2.3.3.1 不达标原因分析

  1. 省级科研项目申报竞争激烈:在申请省自然和省科技项目时,通常要求申请人具有博士学位和丰富的基础研究经验,这导致全院能获得省级项目资助的机会较少。即便在省医学科研基金中获得2项资助,资助金额却有限(仅1万元)。
  2. 需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重症医学临床医生承担着巨大的业务压力,因此用于科研的时间相对有限,这可能影响到申报课题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提高医生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并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
  3. GCP项目进展顺利,但合同金额偏低:尽管GCP项目进展顺利,但签署的合同金额较少,这可能会对项目的持续开展和研究成果的产出造成一定影响。

2.3.3.2 改进措施及成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做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 提升申报竞争力:
    • 提供更多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帮助医生提升科研水平,增加申报省级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 鼓励并支持医生参与科研团队,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团队整体的科研实力。
    • 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支持,如实验设备、文献检索工具等,提高科研条件。
  2.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 通过各资金项目申报的机会,积极组织临床医生撰写申报书,锻炼队伍。
  3. 提高GCP项目合同金额:
    • 出色完成申报方的入组任务,通过与合作方沟通,争取提高后期GCP项目的合同金额,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 开展器械临床试验,增加GCP合同金额。

改进措施的成效:

  1. 增加了医生申报省级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取得了2项省医学科研基金,提升了科室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2. 科研团队的建设得到加强,团队整体科研水平提高,科研成果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GCP项目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已立项2项器械临床试验项目,合同正在拟定中。

2.3.4 万元收入能耗支出

2.3.4.1 不达标原因分析

我科万元能耗支出超标的原因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能耗:重症医学科需要使用一些高能耗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
  2. 制冷和空调能耗:重症医学科病房、药柜等通常需要保持严格的温度控制,制冷和空调设备的能耗较高。
  3. 常规照明和电力消耗:除了医疗设备,重症医学科的常规照明、电力使用等也是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层流病房能耗大:我科病房为层流病房,设备老化,经常需要维修,用电量大,但床位费又不能按层流收费,导致万元能耗支出增加。
  5. 节能意识有待加强: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和资源时,可能缺乏节能意识,导致能源浪费现象。

2.3.4.2 改进措施

针对万元能耗支出超标的情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 设备能效提升:
    •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能效。
    • 考虑逐步更新老化设备,选择能效更高的新型医疗设备,降低能耗支出。
  2. 节能意识培训:
    • 开展医务人员的节能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于节能节电的认识,鼓励他们在工作中节约用能。
  3. 优化空调制冷系统:
    • 优化空调和制冷系统的设置,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降低空调能耗。
  4. 设备使用规范:
    • 制定医疗设备使用规范,合理使用医疗设备和耗材,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5. 能源管理监测:
    • 建立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对各项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我科争取有效降低能耗支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的。

2.3.5 卫生材料占比

2.3.5.1 不达标原因分析

  1. 疫情期间我科承担缓冲病房建设,救治危重患者多,导致卫生材料使用有所增加。
  2. 价格波动:疫情期间,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卫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收入占比不稳定,影响占比的达标情况。
  3. 输血费计入卫生材料收入。

2.3.5.2 改进措施及成效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措施:

  1. 优化库存管理:
    • 针对疫情期间卫生材料使用增加的情况,优化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减少过多库存的积压,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2. 加强成本控制:
    • 针对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加强成本控制,寻求替代消耗品,降低采购成本,确保卫生材料收入占比的稳定。
  3. 合理输血:
    • 加强对临床用血的审核和质控,合理用血。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我科卫生材料收入占比控制良好,离目标值只有一步之遥,相差0.1%,有望第四季度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