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背景
粤西地区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但在重大疾病救治和医疗服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患者跨区域就诊困难,地方技术需求难以满足,医疗资源分散,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有待提升。为进一步规范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发展,促进粤西地区重症医学科交流与发展。由茂名市医学会主办、茂名市人民医院协办的“粤西重症专科联盟成立大会暨抗感染论坛”于2021年11月在茂名举行。来自茂名、湛江、阳江、云浮、肇庆等粤西地区各医疗单位重症专科相关医务人员参会共同见证联盟成立。该联盟的宗旨是整合区域医疗互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粤西地区重症救治水平,为粤西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见 图 1。

目标与做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粤西重症联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和做法。首先,建立了跨区域就诊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协调安排,解决患者就医困难问题。其次,加强了地方技术需求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了成员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重点加强了重大疾病救治和重点学科建设,通过组织专家讲座、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主要成效
粤西重症联盟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解决患者跨区域就诊问题方面,联盟建立了统一的医共体平台,实现了患者就医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
其次,在重大疾病救治方面,联盟成立了专家组,制定了统一的治疗方案,并在各成员单位推广应用,提高了重大疾病的救治效果。
此外,联盟还通过建设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指导成员单位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水平。通过收集和分析临床数据,联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并为成员单位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水平,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特别突出的是,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方面,粤西重症联盟设立了绿色通道。ECMO是一种用于重症患者的特殊治疗手段,它可以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气体交换和氧合,并将氧合后的血液重新输送回患者体内。由于ECMO治疗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专业的医护团队,治疗过程相对复杂。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ECMO治疗,粤西重症联盟建立了绿色通道,为ECMO患者提供优先的就医安排,确保他们能够迅速获得适时的救治。
17岁的蔡泓妙是受益者之一。2021年7月28日,她心跳骤停晕倒在路边,正好信宜市人民医院一位专家路过,立刻为她心肺复苏,成功救回后送医院治疗。不料,当晚她再次心脏骤停,医院多学科专家全力抢救仍无能为力,于是向茂名市人民医院求助,后者派ECMO团队连夜赶到信宜,完成ECMO支持后又将女孩转运回茂名抢救。 “小姑娘心跳骤停时间长达40多小时,脑、心、肺、肝、肾、血液六个系统功能衰竭,病情十分危重。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组建专家,每天多学科会诊,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支持循环、CRRT机进行肾脏替代、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等高端生命支持技术。经过半个多月全力以赴救治,女孩转危为安,一个月后出院,如今恢复良好。见 图 2。

体会与思考
在实施过程中,粤西重症联盟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仍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其次,在技术交流和培训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提高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联盟内部的交流和合作机制,加大对成员单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总结与展望
粤西重症联盟的建设为解决患者跨区域就诊问题、加强医疗服务能力以及提升重大疾病救治水平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通过有效的协作机制和创新性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联盟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