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chart LR A[短时间应用] --> |改进膜式氧合器| B[长时间应用]
ECMO
内容
- 发展历程
- \(\color{#808080}{应用进展}\)
发展历程
- 1937年,John Gibbon研发世界上第一台体外循环机,并开展心脏直视手术。
- 1956年第一台膜式氧合器诞生并应用于临床工作。

发展历程

- 1967年Philip Drinker成功对狗进行长达5天部分体外循环转流。
- 1968年Ted Kolobow 和 Warren Zapol二人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证明:长时间CPB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体和血液直接接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激活血浆炎性反应、血小板、红细胞破坏、血液中微气栓等。
- 受到人工肾的启发发明了可以长时间使用的膜式氧合器。
发展历程
- 1971年,Don Hill成功救治一名外伤致ARDS患者。
- 世界上首例床边体外循环应用于临床。

发展历程
- 1975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Robert Bartlett教授等成功对一名因胎粪吸入综合症导致呼吸衰竭的女性弃婴施行ECMO抢救成功。

发展历程

- 该无名婴儿命名为Esperanza(希望),该患者目前已经是一名健康快乐的母亲。
- 1982年Bartlett教授报告了45例新生儿的ECMO经验,结果显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存活率超过50%。
发展历程
1970年Baffes报道1。
先天性心脏缺陷婴儿的心脏手术中,成功使用ECMO进行支持。

发展历程

1989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体外循环生命支持组织(ELSO)。
网站功能:数据收集、信息比较和观点交流
发展历程

年份 | 人物 | 事件 | 意义 |
---|---|---|---|
1958年 | 苏鸿熙教授 | 首次应用人工心肺机 | 心内直视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
1993年 | 杨天宇医生 | 首次发表ECMO救治文章 | 心脏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了3天的辅助,并成功救治 |
2001年 | 李斌飞医生 | 中山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ECMO | . |
2003年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体外循环分会成立 | . |
2017年 | 中国医师协会 | 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成立在北京成立 | 学科、这项技术的行业管理和服务 |
发展历程

年份 | 事件 |
---|---|
2017年 | 粤西首例ECMO救治成功 |
2018年 | 完成22例 |
2019年 | 完成30例(当年VV-ECMO例数在广东省排名第四) |
2020年 | 完成31例 |
2021年04月 | 完成第100例 |

发展历程

- 2021年疫情期间,成功救治17岁少女
- 两度心跳骤停,时间长达40多小时
- 脑、心、肺、肝、肾、血液六个系统功能衰竭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ECMO
内容
- \(\color{#808080}{发展历程}\)
- 应用进展
应用进展
应用
- VV-ECMO:ARDS、COVID-19
- VA-ECMO:急性心肺梗死PCI准备、急性爆发性心肌炎
- ECPR:难治性心源性休克
- 高危复杂疾病使用:心肺移植、心脏复杂手术
进展
- 婴幼儿ECMO
- 清醒ECMO
- 国产ECMO
时间 | 事件 | 地点 |
---|---|---|
2023年1月 | 华东首例国产ECMO | 无锡人民医院 |
2023年4月 | 华中首例国产ECMO |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
谢谢聆听!
Footnotes
Ann Thorac Surg . 1970 Oct;10(4):354-63. doi: 10.1016/s0003-4975(10)65613-5.↩︎